年龄
(图与文不相配,和今天的日子吻合)
道路变得曲曲折折的,眼看着就要到天城山的山顶了,正在这么想的时候,阵雨已经把茂密的杉树林笼罩成白花花的一片,以惊人的速度从山脚下向我追来。那年我二十岁……—《伊豆的舞女》(川端康成)
我国古代,女子二十岁称“桃李年华”,男子二十岁称“弱冠之年”。
年龄称谓是古代代指年龄的称呼,古时候人们在说年龄时一般不使用确切的数字表示,与人说别人或者自己,都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。非常委婉的一种礼貌方式,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特征。这个习惯记录在书籍上,至今我们都在沿用。
如“桃李年华”这个称谓最开始出现在明代徐渭的《又启严公》:“誓将收桑榆之效,以毋贻桃李之羞,一雪此言,庶酬雅志。”这里的“桃李”指青春年少,后来逐渐发展,女子二十岁也有了“桃李年华”的称谓。形容这个时期的女子正像盛开的桃花和李花一样艳丽动人。
“弱冠之年”语出《礼记·曲礼上》“二十曰弱,冠”。古代汉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,表示已经成年。
古时汉族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,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,要为他们举行一次“成人礼”的仪式。男行冠礼,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,谓之“结发”,然后再戴上帽子,在《说文》里:冠,弁冕之总名也。谓之成人。在《礼记·曲礼上》记有:男子二十冠而字。意思是,举行冠礼并赐以字。冠岁,意思就是男子二十岁了,说明他刚刚到了成人年龄,二十岁也称“弱冠之年”。
看日本作家写山雨欲来,联想到昨晚新买的“熊逸说苏轼.30讲”课程,发刊词里先读了一首苏轼的《定风波》:
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
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
一蓑烟雨任平生。
料峭春风吹酒醒,微冷,
山头斜照却相迎。
回首向来萧瑟处,
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
苏轼因“乌台诗案”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,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,此词作于贬谪黄州后的第三个春天,47岁。从“春风得意马蹄疾”,到“拣尽寒枝不肯栖,寂寞沙洲冷”,到这里是“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”,早已过不惑之年,接近知天命之岁。面临人生的挫折还有各种人生的洗礼后,已经有了超脱世俗的心境,是半个圣人了。
(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。雨具先去,同行皆狼狈,余独不觉。已而遂晴,故作此。)
在桃李芬芳的初春写下如此洒脱的《定风波.莫听穿林打叶声》,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,于简朴中见深意,于寻常处生奇景,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,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。
古代年龄称谓小集
-
婴儿:人初生。
-
襁褓:泛指一岁以下。
-
孩提:两至三岁。
-
始龀、髫年:女孩七岁。
-
始龀、龆年:男孩八岁。说明:根据生理状况,男孩八岁、女孩七岁换牙,脱去乳齿,长出恒牙,这时叫“龀”,“龆年”或“髫年”。
-
总角:幼年泛称。
-
垂髻之年:指儿童。(古代小孩头发下垂,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。)
-
黄口:十岁以下。
-
幼学:十岁。(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人生十年曰幼,学。”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,人们就截取“幼学”二字作为十岁代称。)
-
金钗之年:女孩十二岁。
-
豆蔻年华:女子十三四岁。
-
舞勺之年:十三岁至十五岁。
-
舞象之年:十五岁至二十岁。
-
志学:十五岁。(《论语》: “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……”)
-
及笄:女子十五岁。(《礼记·内则》:“女子十有五年而笄。”)
-
碧玉年华、破瓜之年:女子十六岁。(旧时文人拆“瓜”字为二八纪年,谓十六岁,多用于女子。)
-
弱冠:男子二十岁。(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二十曰弱冠。”)
-
桃李年华:女子二十岁。
-
花信年华:女子二十四岁。女子出嫁称梅之年,摽梅之年。
-
而立:三十岁。
-
不惑:四十岁。
-
天命:五十岁。(《论语》: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“)
-
知非之年:五十岁。(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伯玉年五十,而有四十九年非。”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,不断反省自己,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,后世因而用“知非”代称五十岁。)
-
耳顺、花甲之年:六十岁。(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,可组成六十对干支,因而称作“六十干支”或“六十花甲子”,所以六十岁又称作“花甲之年”。)
-
古稀:七十岁。(杜甫《曲江二首》:“酒债寻常行处有,人生七十古来稀。”)
-
杖朝之年:八十岁。
-
鲐背之年:八十至九十岁合称。
-
耄耋:八十、九十岁。(《礼记·曲礼》:“八十九十曰耄。”人们根据这解释,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、九十岁。)
-
期颐:百岁之人。(《礼记·曲礼》:“百年曰期颐。”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,所以称百岁为“期颐之年。”元人陈浩解释说:“人寿以百年为期,故曰期;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,故曰颐。”)另外,还有称青少年为束发,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,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,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。